近日,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海南供電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三相絕緣電阻測試儀”項目在國 家 級 雙創孵化評審中獲批 10 萬元培育資金,并正式簽訂孵化協議。這一創新成果不僅填補了電力設備檢測領域的技術空白,更以智能化升級推動電網運維模式革新,成為科技創新賦能新型電力系統的生動實踐。
一、傳統檢測儀器的瓶頸
傳統絕緣電阻測試儀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諸多痛點。首先,其需要依賴人工逐相切換電壓,操作過程繁瑣復雜,不僅耗費大量人力和時間,還存在較高的觸電風險。其次,人工操作容易引入誤差,影響測量精度,難以滿足現代電力系統對檢測精度和效率的高要求。這些瓶頸嚴重制約了電力設備檢測的效率和安全性,亟待突破。
二、技術創新實現智能化升級
為解決傳統檢測儀器的瓶頸問題,項目團隊歷時攻關,首創了“儀器儀表高壓自動換相技術”。該技術通過集成智能控制模塊與多級復合濾波算法,使設備能夠實現三相電壓一鍵自動切換,徹底告別了人工操作的繁瑣流程和安全隱患。同時,測量精度躍升至 ±2.5%,顯著提升了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新型三相絕緣電阻測試儀的智能化升級不僅體現在操作便捷性和測量精度上,還體現在檢測效率的大幅提升。實測數據顯示,單次檢測時長從傳統的 15 分鐘壓縮至 5 分鐘,效率提升達 100%。若按單臺設備年均檢測 2000 次計算,可節省人力成本約 1 萬元,同時顯著降低了誤操作導致的觸電風險。此外,該設備還展現出強大的環境兼容性,能夠適配變電站、配電線路及新能源場站等復雜場景,為電力系統的全面檢測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市場需求與未來發展
項目負責人尹前程透露,團隊正加速推進技術迭代與產品定型,計劃兩年內實現量產。據預測,未來五年該設備市場需求量將突破萬臺,潛在市場規模超億元。其模塊化設計更可延伸至新能源領域絕緣監測,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此次孵化成功,標志著國網海南供電公司“產學研用”一體化模式取得新突破。依托雙創平臺,企業將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持續孵化“小而實”的創新項目,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新型三相絕緣電阻測試儀的出現,不僅為電力設備檢測領域帶來了智能化的變革,更為整個電力行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市場的逐步拓展,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創新成果將在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開啟智能檢測新時代。